电话:010-61518261  

邮箱:teskey@126.com

北京发布临期食品界定标准,终结“灰色地带”

2025-08-25   浏览次数: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诗瑜)8月2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村食品经营者临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和《农村食品经营单位重要消费节点备货管理风险提示》(下称《提示》),对临期食品进行标准界定,明确了重要节点备货不超过日常3倍的管理规范。

  临期食品指快到保质期但还没过期的食品,此次工作指引明确界定食品保质期为1年及以上的,过期前45天算临期;食品保质期10天到1年的,剩余保质期时长不足保质期1/10就算临期。

  “过去临期食品缺乏统一标准,部分商家将临期食品与正常食品混售、不予标识,甚至将过期食品涂改日期后销往农村,使得农村成了临期食品的‘灰色地带’。”8月24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杨海霞教授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的工作指引明确了不同保质期食品的临界点,使监管有据可依,要求经营者在销售时进行明确标识或设置专区(柜)销售,确保了交易的透明化。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领导邮箱 | 关于我们